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新闻动态

行业动态

华大步入资本时代
浏览字体:
  日期:2017.08.09  点击量:361次
 《财新周刊》 文 | 财新记者 李妍

  7月14日,63岁的湘西人汪建带领着他所创办的华大基因 300676.SZ )敲响资本市场的钟声。

  汪建喜欢自称“土匪”,其果断强悍、高调张扬的性格常引发争议,但无论是称赞他的人还是批评者都一致认为,他是中国基因产业的教父,也是华大控股(下称华大),这家兼具生命科学、大数据、精准医疗等风口概念企业的精神领袖。

  成立于1999年的华大被视为中国基因产业的开山鼻祖,从当年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到2007年从中科院剥离并辗转落户深圳,华大一直在进行从科研机构到商业公司的转变。虽然汪建一再强调,华大不是公司,是一个包含产学研为一体的独特的大机构。

  在经历了三次融资和20多次重组之后,汪建为华大构建了极其宏大的版图。纵向看,包括上游的机器试剂、中游的测序解读、下游的大数据和服务在内的全产业链;横向看,包括科研服务、农业、医学、健康、运动、保险在内的全生命周期。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汪建都态度明确地表示华大不缺钱、不融资。但随着版图的扩大,华大最终走向了借力资本的道路。华大子公司华大基因作为上市主体率先登陆资本市场,其主营业务是通过基因检测等手段,为医疗机构、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等提供基因组学类的诊断和研究服务。招股说明书显示,华大基因总股本3.6亿股,拟发行4000万股,估算发行价在43.3元左右,筹资17.32亿元,筹资主要用于云服务生态系统的建设、医学检验解决方案平台的升级、基因组学研究中心等项目。

  华大基因作为目前中国基因领域的平台型公司,在2015年子公司华大科技和华大医院重组之后的融资阶段被众多投资机构争抢,当时估值191亿元,而此次上市发售股份仅占总股本的约10%,整体估值降低至约155亿元,引起市场争议。上市后的股价走势,将让这家锋线创新企业成为资本市场的关注焦点。

汪建的华大版图

  汪建对投资人有过明确表态,“禁止干预华大一切内务”。他常说的一句话是,社会的发展由科技推动而不是资本。这句话决定了华大对于资本的态度。

  尹烨是华大“二把手”,也是上市主体华大基因的CEO。“华大是稀缺品,钱不是。”他对财新记者表示,投资人不是甲方,华大把投资人当员工看,规范投资人的价值观,“要求投资人身体好”。

  无论是否喜欢汪建,投资人都无一例外地认为汪建是华大的核心资源,在投资协议中,“锁定汪建”是关键一步。投资人也担心天马行空、独断专行的汪建“不可控”,最终决定由温和踏实、善于平衡的尹烨出任华大基因的负责人,华大未上市部分留给汪建做自留地,他一样可以自己拍板说了算。

  在资本面前,汪建及“华大系”始终保持绝对话语权。招股说明书显示,汪建通过华大控股及华大三生园间接控制华大基因42.42%的股份,为公司实际控制人;第二大股东是华大高管等筹资成立的华大投资,持股18.59%;第三大股东是泰康投资旗下基金公司“和玉高林”,持股9.95%。其余股东持股均在5%以下。

  华大基因拥有43家机构股东,包括红杉、软银、云锋基金、深创投等众多投资机构。华大基因因在三次融资中出让股份较少,导致众多机构股东只能获得很少份额。“汪建一直在估值和股份上保持了绝对强势地位。” 一位华大基因投资人对财新记者表示,在上市事宜上,汪建也通过控股把控华大的舵盘。

  招股书中提示了实际控制人的风险,“若汪建通过所控制的股份行使表决权,对公司的经营决策实施控制,可能会作出损害公司中小股东利益的经营决策。”

  作为基因领域的垦荒者,这片处女地一片空白,随处可耕,汪建想做的是与基因有关的所有领域的强者,不仅是各个细分板块的霸主,更是产业链条上赢家通吃的独角兽。

  汪建在通过华大搭建一个基于生命科技的理想国,其宏大版图包括饮食(华大农业、华大营养)、运动(华大运动)、健康(华大健康)、医疗(华大医疗、华大基因)、保险(华大保险)在内的全生命周期。他为此信心满满,认为华大可以造福人类,并在办公桌上摆放了自己活到120岁的墓碑。

  汪建也在打造基因领域从基础研究、生产制造到数据服务在内的全产业链,包括华大基因研究院、华大基因学院、生物学期刊平台GigaScience、国家基因库、华大智造等。

  华大的网络布局已接近设想——“覆盖全国、辐射全球”:总部位于深圳,在北京、天津、武汉、上海、广州等地设有分支机构和医学检验所,并在香港、欧洲、美洲、亚太等地区有海外中心和核心实验室。招股书显示,目前华大基因的客户已经覆盖了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医疗卫生机构、公司客户和大众客户,其中国内客户有2000多家科研机构和2300多家医疗机构,海外医疗和科研机构超过3000家。

  批评者认为华大业务板块铺得太大,消耗了赢利点,毕竟到目前为止,只有无创产前基因检测这一个产品是足够成熟和商业化的,别的领域都还在商业泡沫的阶段。但也有人赞赏,认为华大占据了基因行业制高点,如今变现的部分只是冰山一角,华大庞大的布局提供了无限商业可能。

  招股说明书显示,华大基因2014年、2015年与2016年营收分别为11.31亿元、13.19亿元与17.1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5852.98万元、2.72亿元与3.5亿元。这个业绩低于市场对这家创新公司的预期。

  华大面临的监管政策变化风险、市场竞争风险、新产品研发风险都不容忽视。招股说明书显示,华大基因每年的研发费用花掉了过半利润,近三年的研发费支出分别为 1.31亿元、1.02亿元和1.77亿元。“基因行业瞬息万变,一代测序的时代只有华大,二代测序已经有近十家可与华大竞争的公司,新技术和新设备的革新对这个行业的格局和方向都是颠覆性的改变,华大作为先行者在抢夺先机的同时也承担了极高的试错风险。”一位前华大高管对财新记者表示。

  但“华大粉”仍表示乐观。“华大开放一轮我就进一轮。”深圳市盛桥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金春保先后参与了华大三轮融资,他对财新记者表示,资本市场已经错过了拥抱互联网,不要再错过生命科学和基因行业。“华大高举高打是平台型公司,其他基因公司都是平台上的小店。”他说,“华大有基础,有能力,格局不一样,就像谷歌,华大很大一部分人做事现在不赚钱,但未来会赚钱。”资本追捧下的上市路

  四年间,华大先后融资72亿元,引入43家机构股东,是资本市场少见的个例。2012年9月,华大第一次开放融资窗口,全国的投资人纷至沓来,一派“大路演”现象。

  当天,华大701会议室中站满了投资人,很多人加了凳子也无法挤上大圆桌,汪建、尹烨等华大高管陆续前来做串场式解说,没有一对一的机会,也没有商业计划书,就是一方说一方听,偶尔有人提问。更有趣的是,有投资人听罢觉得基因行业前景无限,决定自己创业做基因公司。

  “我一个月见了130家PE,最多的一天见八九家,最终决定集中在一起讲一遍,效率比较高。”尹烨说。

  当时,华大旗下主要有两块经营性业务,一是主要从事科研测序的华大科技,二是主要做无创产前基因检测的华大医学,华大科技与华大医学曾计划作为两个上市主体,分别在H股和A股进行独立运作。

  为解决产业链上游的布局问题,2012年,华大计划收购美国研发基因测序仪的上市公司Complete Genomics(下称CG),并为筹款决定开放资本窗口,汪建抛出转让华大科技42%股权融资13.98亿元的价格,这意味着华大科技的估值落定在33亿元,而且这一定价不容投资人讨价还价。

  当时,华大科技利润在1亿元左右,这一估值意味着华大科技第一轮融资的PE就高达20多倍,而且与华大医学的未来想象空间相比,华大科技在科研服务上的天花板已经清晰可见。于是众多投资人更加希望入股华大医学,华大方面的表态则是只能先投华大科技。“不投科技,入门券都没有。”金春保说。

  2012年12月,华大科技共计引入20家新股东,包括红杉、光大控股旗下医疗健康基金等12家投资人共出资7.98亿元受让华大科技的老股,获得24.95%股权;云锋基金、远创基因投资等八家投资人增资6亿元认购华大科技的新股,获得15.63%股权。

  2014年2月,因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市场混乱,国家食药总局和卫计委联合发文叫停,刚推出商业化产品不久的华大医学陷入被动,华大医学时任负责人尹烨决定利用这个时间间隙做一次融资。在他看来,叫停之后意味着领头羊将具备先发优势,这是一次重要的时机。“我们的团队到齐了,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开闸,但我有钱过冬,我的判断是一年内肯定解围。”尹烨说。

  华大医学一直被外界视为可能成长为生物医学产业的独角兽公司。汪建也反复表示,医学的市场规模和商业价值远高于科技服务,“科技服务能到100亿元,医学服务能到1000亿元,人人服务能到1万亿元”。

  与华大科技当时的利润水平类似,华大医学2013年利润刚到1.36亿元,尹烨却叫出了出让19.34%、融资20亿元的价码,把估值抬到了100亿元以上。投资人一边高呼华大开了天价,一边却不肯错过入局机会。“我们没有选择,当时虽然也有贝瑞和康、达安基因之类的公司在做同类业务,但体量和能力都与华大有差距。可以说要在中国投基因,必须进华大,这是一笔高昂的学费。”一位华大投资人对财新记者表示。

  2014年5月,华大医学完成融资,合计22家机构入股。金石灏汭、乐华源城等十家投资人出资14亿元,从华大控股手中受让华大医学13.208%股权;盛桥新领域、南海成长等12家投资人向华大医学增资6亿元,获得6.135%股权。

  一个月后,食药总局对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开闸,华大医学成为首个获批机构,利用融资后弹药充足的优势,获得了规模扩张的动力。但随着测序仪器及试剂价格的下跌,科研机构自备测序仪对华大科技开始形成冲击。财务数据显示,2013年华大科技营业收入6.16亿元,净利润为0.99亿元;2014年其营业收入微增至6.45亿元,净利润反而下跌至0.65亿元。

  华大科技业绩增长乏力,也导致原定的香港IPO计划引发投资人内部分歧。2014年6月,华大科技部分投资人为筹备赴港上市事宜,由境内法人持股转换为境外法人持股。但很快,这一转换的罗盘又转了回来。深创投投资总监孟宇对财新记者表示,更多投资人认为最好的资本市场就是A股,港股的价格和交易活跃度都已经没有优势,大波港股正在拆VIE结构回A股,创业板才是华大最好的战场。

  2014年12月,华大启动了华大医学与华大科技的重组,华大科技成为华大医学的控股子公司。2015年上半年,重组后的华大医学开放了上市前的最后一轮融资,先后引入和玉高林、中国人寿等外部投资者,估值价格达到了191亿元。其中,和玉高林出资20亿元占华大基因发行前总股本的11%,成为仅次于“华大系”的第三大股东;中国人寿、丰悦泰和分别以5亿元的价格获得华大基因2.7%的股份。

  三次融资下来,华大获得了43家投资机构共计72.15亿元的投资。2015年6月23日,完成融资后的华大医学改制成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华大基因),并筹备在A股上市。

  机构股东众多引发了证监会的质疑,也带来了流程繁琐的麻烦。“签字就要找很多人,当时我们缺乏经验,也做了限制,不想让个别机构拿的股份太多。”尹烨说,“好在相处不错,朋友多资源多。”

  金春保认为,机构股东众多的根本原因在于华大估值太高,投资方出资过亿元也只能获得极少股份。他认为投资方的结构是很好的,以长线医疗产业基金和保险基金为主,未来对华大会有帮助。
“华小” 的挑战

  在华大基因招股书中所列的21项风险因素中,“市场竞争加剧风险”位居首位。华大被称为中国基因行业的“黄埔军校”,从华大出来的创业者被统称为“华创”或“华小”,他们形成了中国基因行业的整体格局,并与华大保持着或近或远的渊源,如今,华大面临“华小”们的强劲挑战。

  2010年,时任华大科技总裁李瑞强辞职创业,科研测序团队多位骨干随后离职。2014年至2015年,华大管理层中又陆续有人辞职创业,尤其在2015年下半年,时任华大基因CEO王俊、华大科技CEO李英睿、华大基因COO吴淳、华大基因CIO黎浩等核心高管层的四位成员集体辞职创业,引发外界对于华大团队稳定性的质疑。

  目前,从华大分裂出的“华小”公司已超过30家,涵盖了科研测序、无创产前基因检测、个人基因组、肿瘤基因组、微生物基因组、基因大数据、设备器械等基因组学应用的所有细分领域,并有半数以上公司完成了股权融资,在细分领域占有较高市场份额,成为直面华大的竞争对手。

  李瑞强在辞职之后创办北京诺禾致源生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诺禾致源),先后完成了两轮融资,A轮为国投创新投资2亿元,B轮为招银国际、国投创新、方和资本投资5亿元。目前诺禾致源估值已达70亿元,成为基因检测科研服务领域的独角兽。

  李瑞强对财新记者表示,诺禾致源2015年科研服务的国内市场收入达到3.5亿元,“超越华大基因,成为业内最大的科研服务提供商”。

  李瑞强解释,一方面诺禾致源增长迅速,另一方面华大基因也调整了收入结构:华大基因的基础科研类服务收入从2014年的4.44亿元降至2016年的3.29亿元,在总收入中比重从39.59%降至19.35%,从第一大收入来源变成第三。

  尹烨则表示,华大的科研能力无可置疑,华大从未离开第一阵营,并始终保持领先地位,“对于收入和排位,除非有招股书,否则统计口径太多,我不认可”。

  前华大健康(华大医学的前身)总经理高扬参与了华大无创产前基因检测的研究和开发过程,于2010年离开华大,创建北京贝瑞和康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贝瑞和康),并以无创产前基因检测为主营业务,先后获得君联资本、博裕资本及启明创投两轮融资共4280万美元。2016年12月,贝瑞和康斥资42亿元借壳天兴仪表抢先登陆A股,摘得“基因测序第一股”的概念,挂牌后连拉了十个涨停板。

  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是基因领域中商业化最成熟的项目,也是华大基因第一大收入来源,在2016年华大基因总营收中占比54.62%。根据两方公司公布的信息,贝瑞和康2016年在无创产前基因检测项目上的收入为9.22亿元,华大基因为9.29亿元,差距甚微。

  有华大基因投资人对财新记者直言,华大养虎为患,贝瑞和康已经分食了其在无创产前基因检测领域的市场份额,并在未来几年成为华大基因的强劲对手,抢先登陆资本市场一事也对华大基因形成了压力。

  “如果华大对于知识产权上有更严格的管理,很多小企业就无法起步,今天中国基因产业局面的形成,归根结底是汪老师的包容,所以华大系都称他为教父。”尹烨认为,华大一直有人员流动,一个行业发展起来不能一枝独秀,需要延伸和壮大,“最核心的东西在华大,汪建之外,谁走都行”。

  “华大一直是‘博士公司’,缺少复合型人才,缺少成熟完整的管理体系。”有华大前高管对财新记者表示,华大在从研究所向企业转型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管理风格:一是汪建对于所有业务的绝对控制权;二是高管频繁轮换,CEO也采取轮值制度,形成华大管理架构上的无为而治;三是华大延续了研究所时期“领导点兵式的人事任命”及KPI指标的“松散式管理”。他介绍说,华大是以“项目管理”为单位的组织架构,通过人员自由组合实现最优选择。

  “华大号称通过‘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实现联动,但在这个联动的过程中,由固定的核心人员从头做到尾,这造成项目很容易分裂和独立。”这位人士认为,华大以项目为导向的“终生负责制”使自己更像“创业孵化器”,项目一旦成熟,主创人员就带着项目快速流失,成为华大的竞争对手。

  对于这种看法,尹烨认为华大以研发为基础,研发部分不能“管太死”。“存在即合理。我们这么年轻,就站在华大的重要岗位上,这说明华大的人才管理是成功的。”他表示,华大正在通过一些现代管理制度帮助企业前进,“华大也在摸索和尝试中成长,不能用三年的错误来否定20年的正确,华大的布局更高效,华大的方向也是对的。”

  既然裂变之势不可挡,华大决定主动自建创业基金和孵化器。2015年4月,汪建找到了松禾资本、同创伟业等投资方和华大管理层,提出共同建造“蓝色彩虹孵化器”,以此来鼓励内部孵化和产业化运营。“蓝色彩虹”号称是中国首个专注于生命科学的孵化器和基金,华大承诺将为创业者提供自身的基因测序技术,开放仪器平台、数据平台、试剂平台,以及在农业、医学等方面大数据资源,以建成基因应用联盟。目前,孵化项目包括宠物基因检测、华大基因学堂、印加果护肤品、益生菌、营养代餐等。

 

国产基因测序仪的得与失

  华大是全球第三个能够自主生产基因测序仪的企业,中国也由此成为第二个能够生产基因测序仪的国家。“这是一件国家高度的事,我们为民族拿到了比较优势。”尹烨说,“别人说我们狂妄,把国事当家事,我说大家在装睡,我们无所谓。”

  2010年,华大从美国基因测序仪器公司llumina购入128台高通量测序仪,使其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的基因测序机构。由此,华大业务快速扩张,基因测序数据产出能力很快跃居全球首位,甚至对正在向下游进军的llumina的行业地位和未来前景造成威胁。2012年,具有行业垄断地位的llumina对华大开出天价保修合同,并在购置新机器上做了诸多限制,提高检测试剂价格,华大的发展被上游扼住了喉咙。

  基因测序领域中,原材料成本在公司主营业务成本中占比超过一半。华大基因在2014年至2016年间,直接材料费用占主营业务成本比例分别为50.47%、54.13% 和 51.93%,其中主要物料支出为测序试剂。

  为降低测序成本,争取未来发展的主动权,2012年9月,华大宣布对当时业内全球排名第二的美国基因测序仪公司CG进行私有化并购,并为此开放了华大科技的第一轮融资。2013年3月18日,交易额为1.17亿美元的收购正式完成,华大从而拥有了自主产权的基因测序仪。

  收购意味着华大开始打通整个产业链,从下游走向上游,这一方向对华大高管们也是未曾预料的。一位前华大高管透露说,收购一事在内部也存有争议,很多人认为做基因测序研究和做基因仪器生产制造是两回事,后者并不是华大的优势所在。另外,华大当时资金并不充裕,下游基因检测商业化项目尚无眉目,这一决定会带给华大的资金链带来很大压力。

  2014年6月,华大基因推出的BGISEQ-100 和 BGISEQ-1000两个型号基因测序仪国家食药总局上市审批,成为首批国产基因测序仪。2016年10月及2017年1月,华大基因 BGISEQ-500 基因测序仪及无创产前基因测序业务的配套试剂再次获得国家食药总局审批,华大通过“自产”摆脱了对llumina的依赖。

  在招股说明书中可见,2014年,华大基因从llumina采购测序仪和试剂耗材的费用占主营业务成本比例的40.46%,2015年为44.27%,2016年已经降低为25.93%。

  华大方面称,其自主研发的BGISEQ-500已经做到将测序成本降至600美元,而llumina测序成本是1000美元,而且BGISEQ-500比llumina 的最新热卖产品HiSeq X便宜了200%。

  但一个尴尬是,除了华大自用,还尚无其他企业采购华大的基因测序仪。“目前大家还在买llumina的产品,用户是否购买是硬标准。”李瑞强认为,基因行业更新换代迅速,应变成本和风险也很高,选择最先进的仪器设备是公司最大的资产投入。“华大国产基因测序仪在技术领先性上还是存有争议的。”

  目前,基因测序行业的上游已经在中国形成了新的格局,除了华大基因测序仪,贝瑞和康、达安基因、博奥生物、华因康基因、安诺优达等公司选择与llumina及Life Tech等国际基因测序设备供应商巨头合作,通过“贴牌生产”的方式获得国家食药总局的批准,降低采购成本,获得销售收益。

  占据全球基因测序市场70%的llumina也在积极推动“走进中国”的进程。今年3月,llumina CEO Francis deSouza带领整个管理层团队来中国,与国家食药总局洽谈开放进口许可的可能性。同月,lumina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签署协议,开展千种药用植物基因组计划,共同创建世界首个药用植物参考基因库。同时,llumina也宣布推出新产品NovaSeq系列,仪器售价降至85万美元,基因组测序的成本降低至100美元。不过因为是新产品,目前尚未引入中国。

  在很多同业者看来,llumina进入中国是早晚的问题。李瑞强表示:“有技术才有市场,搞国产化不能靠政策保护,全球分工发展很快,没必要什么都要中国造。”但尹烨认为,中国政府是从遗传资源安全的角度来看外商进入中国基因测序行业的风险,国家层面不会轻易开这个闸门,这是国家之间产业链、甚至是生物战略层面的竞争。

  更重要的是随着基因测序成本的快速下降,行业的核心已不再是设备,“测序工厂”的时代已经到来。“原来只有华大买得起设备,它可以跑数据,现在大家都能买设备了,行业中也有高质量的开放的测序平台,很多公司都不买仪器,只做实验室。”专注于基因大数据的人工智能公司奇云诺德创始人罗奇斌介绍说,通过购买仪器来获得行业竞争力的时代已经逝去,华大在经历被碎片化的过程,“设备公司可以直接做测序业务,每个省份建测序中心,全部数据都上云,明年就可以实现。未来基因行业的关键在于数据存储、分析和解读。”

 

红海与未来

  如果说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是目前行业中最大的金矿,那么这一金矿正在变成红海,华大基因、贝瑞和康、博奥生物、安诺优达、凡迪生物、达安基因等多家企业在其间集体开发。

  华大基因的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可以针对唐氏综合征、爱德华氏综合征、帕陶氏综合征、地中海贫血、先天性耳聋等染色体异常类疾病进行排查。与常规的羊水穿刺、脐动脉穿刺等传统技术相比,“一滴血”的基因检测在安全性和准确性上都有更优表现。

  2014年至2016年,生育健康类基因检测已经成为华大基因营业收入和利润增长的核心,营收金额分别为3.57亿元、5.68亿元和9.2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61.43%。2014年至2016年,华大基因生育健康类业务检测样本总量从42.51万例增长到146.73万例,华大基因已经与国内800余家医疗机构进行临床合作,其中三甲医院100余家。

  “2016年,华大无创产前基因检测一年就完成百万例,过去一年相当于过去六年的检测量,占全球总检测量的四分之一还多。”尹烨说。

  华大基因的劲敌贝瑞和康取得了极其接近的成绩,贝瑞和康提供的“无创式”整体解决方案,主要产品有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染色体疾病检测、胚胎植入前遗传学筛查等。2015年营业收入4.46亿元,净利润0.44亿元;2016 年营业收入9.22亿,净利润1.58亿元。在借壳上市的过程中,贝瑞和康签下对赌协议,2017年至2019年的扣非净利润分别是2.28亿元、3.09亿元和4.05亿元,这意味着未来三年扣非净利润年复合增速目标不低于30%。

  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市场规模庞大,按照国金证券的预计,按照市场渗透率5%-10%、单价2000元/例计算,国内市场规模在18亿-35 亿元,未来渗透率有可能达到30%,市场规模就在130亿元以上。目前浙江、四川、江苏、广东、福建、湖北、广西等省份已经就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出台了定价标准,产品价格从2500元/例一路下降到1500元/例。

  在华大的大本营深圳,从2013年起深圳市政府就通过科研基金、妇幼婴儿保险等方式提供财政补贴,将无创产前基因检测的自费价格逐步拉低到855元。目前,深圳市政府还在推动将无创产前基因检测项目纳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通过政府医保或财政单独支出的方式实现人群全覆盖。

  这是一场争分夺秒的价格战和市场份额争夺战,华大的杀手锏是国产基因测序仪的低成本优势。招股说明书中可见,华大基因生育健康业务的毛利率在最近三年从48.54%直线上升到76.41%,这意味着华大有足够的降价空间。

  “华大是有降价策略的,我们也希望提高患者的可及性。”尹烨说,华大最早做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有最多的专利,最好的服务体系,价格只是其中一个因素。

  无创产前基因检测之后,下一个金矿是肿瘤基因测序技术,一个方向是肿瘤易感基因检测,最著名的案例就是美国影星安吉丽娜•朱莉因肿瘤家族史,于 2013 年接受预防性双侧乳腺切除术,以大幅降低乳腺癌患病几率,该事件在全球引发对于“肿瘤基因筛查”的热潮。另一方向是肿瘤靶向药靶点检测,在肿瘤患者使用靶向药之前,可以通过基因检测测出病人是否携带药物靶点,实现肿瘤的个体化治疗,以提高用药效率,达到最佳疗效并减少治疗费用。目前美国食药总局已经批准了部分基因诊断肿瘤个体化治疗方案。

  肿瘤易感基因检测的市场规模高于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和肿瘤用药检测。按照国金证券的预测,如按国内每年5亿人次体检计算,10%人群进行肿瘤早期基因筛查,每人次收费3000元,则市场规模在千亿级别。

  目前,涉及肿瘤易感基因检测及肿瘤用药检测的公司包括华大基因、贝瑞和康、达安基因、安诺优达、诺禾致源等公司,也包括新兴的基因公司泛生子、燃石医学、鹍远基因等,推出的产品已经涵盖乳腺癌、卵巢癌、肺癌、肝癌、结直肠癌等近40种常见的肿瘤类型。华大基因招股说明书显示,以肿瘤为主的复杂疾病类服务已经成为其第二大收入来源,连续三年在总营收中占比约25%,营业收入分别为2.78亿元、3.29亿元和3.83亿元,毛利率在34%-42%之间。

  不过在肿瘤领域,华大的优势并不突出。“现在是群雄并起的阶段,我们有好的布局和位置,但肿瘤领域不像无创领域的排队那么清晰,华大不能讲绝对优势。”尹烨说。

  未来,基因数据解读将取代基因测序成为基因行业中最重要的板块。为此,2016年2月,华大推出了基因数据分析平台BGI Online,旨在为研究机构、医院等用户提供专业高效、简单易用的生物信息云服务。

  这家公司目前更大的理想是通过与阿里云的合作,将BGI Online打造为吸引第三方应用开发者和数据分析服务厂商的公共平台,用户可以在BGI Online上访问自己的数据,获取标准分析结果,也可以定制个性化的数据分析方案,并与其他授权用户分享数据和成果,最终将BGI Online打造成为基因平台App Store。

  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样的平台具有公共性,华大的“大平台梦”并不容易实现。“数据是所有基因公司的核心,华大也是基因行业中的赛跑者,谁会放心把自己的数据放在它们的平台上呢?”一位基因行业创业者对财新记者说。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