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新闻动态

行业动态

"让各种货币自动为我们服务" 华大基因上市小史
浏览字体:
  日期:2017.07.16  点击量:357次
 没有“完整商业计划书”的融资
7月14日,华大基因登陆深交所创业板,这家公司被誉为“基因界的黄埔军校”。
华大科技和华大医学合并为华大基因并整体于A股上市,并不是一开始预定的架构。华大科技登陆港股,华大医学在国内上市,A+H股的架构是华大基因的初衷。
2013年,华大控股(华大基因为华大控股的上市公司,华大控股还包括基因库、研究院、华大农业等部分)准备推动子公司华大科技在港股上市,华大医学则在A股上市。一开始,华大控股想得很简单,港股上市进程更快。
上世纪90年代,汪建、杨焕明和于军为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创建了华大控股。人类基因组计划与曼哈顿原子弹计划、阿波罗计划被并称为三大科学计划,这在当时鲜为人知,中国并没有意向参与,是汪建等人自作主张地宣布“代表”中国加入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并完成了其中1%的部分。
华大基因越做越大,从人类基因组计划做到国际人类单体型图计划(10%)、水稻基因组计划、家蚕基因组计划、抗SARS研究等,利用基因测序技术服务于生育检测、疾病、农业等项目,在Nature、Science等顶级期刊发表的论文数比中科院和高校还多。慢慢也得到了政府的认可,尤其是在南下搬迁到深圳市盐田区后,盐田政府给予了各方面的支持。
基因测序需要测序仪和试剂,试剂属于耗材,测序仪厂商Illumina占据全球70%以上的份额。2010年华大基因买下128台测序仪后,Illumina随即宣布其配套试剂价格每年将涨价4%,直接造成华大成本上升。汪建感受到来自上游的掣肘,2012年决定反向收购美国测序仪上市公司的CompleteGe-nomics(以下简称“CG”)。华大基因需要为此笔交易支付约1.17亿美元,而华大基因从银行贷不到款,这成为了众多VC机构进入华大基因的机会。
盛桥资本董事长金保春和原红杉合伙人陈鹏辉都评价汪建像个诗人,他时时宣扬基因科技造福人类,对于资本很抵触。
汪建今年63岁,身体健康精神十足,住着租来的房子,两身速干衣倒着穿,没有独立办公室,记者在他的工位看到,座位下面拉了根线,晾着衣服裤子。工位旁边有两个吊环,他经常会和人比试谁的臂力好、吊的时间长。
他爱和人谈论养生,比如说把哪些水果组合榨汁,可以达到什么功效。有时候开会太忙,他就喝果汁代餐。
面对投资人,汪建的态度很强硬。收购CG时华大基因的资金缺口非常大,即便如此汪建曾直接让投资人滚出他的会议室。他认为资本是逐利的,而华大基因是在做造福人类的事情,他不愿意听到投资人和他谈投资回报。
而谈条款对于投资人是必须的,时任CEO的王俊(现已离开华大基因创办碳云智能)来负责融资事项。金保春是第二批尽调华大的投资人了,当时基因科学很多投资人还看不懂,专注于肿瘤临床检测的华大科技要价高,并且大多数投资人更看好华大医学做无创产前检测业务的前景。
这意味着融资对于双方都是艰难的。
当时光大控股医疗基金的董事总经理陈鹏辉极力推动华大科技的投资,他向记者谦虚地称是领导的功劳,在投委会之前他做了很多功课去说服投委会成员。
融资由陈鹏辉主谈,他谈下了很多优惠条款,比如对投资人的保障条款、首轮投资人享有对华大医学的优惠投资权等。
光大控股作为领投方投资四亿元,红杉资本投资两亿元。之后,盛桥资本、深创投等机构跟投。融资结束,华大科技都没有一份完整的商业计划书。
2013年,华大科技已经为赴港上市做了一系列的准备,比如找到了花旗银行、摩根士丹利作为承销机构。
陈鹏辉称,汪建也在成长,从一开始抵触资本到没有那么抵触。
尹烨的角色
2014年华大医学融资,这是华大控股进行第二次融资,据投资人说这是双方的意愿。
2014年2月9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与国家卫计委办公厅官方网站,紧急叫停基因测序相关产品和技术在临床医学上的使用。时任华大医学总裁的尹烨迎来了艰难时刻。
华大医学主营无创产前检测。相比以前的羊水穿刺,该技术以血液检测基因组的方式判断胎儿是否为唐氏综合征。
2011年成立的贝瑞和康已得到君联资本投资,其创始人周代星拉来华大骨干之一高扬一起创业。这是华大医学主要竞争对手。无创产前检测作为基因学最广泛、可见营收的应用,在投资人眼中有较高价值。
尹烨对记者称,融资为了过冬。当时,他带头不领薪维稳。
与汪建性格不同的尹烨,在投资人中风评甚高,记者接触的每一个投资人都称尹烨是很有魅力的人,尹烨更懂得平衡和投资人的关系,但在华大医学融资谈价格的时候,尹烨坚持估值不降、不增加条款。不同于汪建直接让投资人滚出去,尹烨的说辞是“要不然您再看看其他项目”。
尹烨更年轻更有活力,他的时间排得更满,出差路上晚饭前后都会有电话会议,常常忙到深夜并且起床时间很早,他告诉记者睡觉时间也受基因影响,有人天生睡得少。他无时无刻不在普及着基因知识,自创电台“天方烨谈”,这是尹烨利用闲暇时间录的科普节目,主张说听得懂的基因科学,已经累计一千多万收听数。
尽管无创产前检测被叫停,华大医学业务停滞,但华大医学的估值并没有下降——100亿元。当时,基因科学在投资圈已经火热,好标的难找,更何况华大医学已经有明显现金流。
金春保向记者回忆当时认购股份的火热,很多首轮投资人放弃价格的优惠也要进入,直接打钱到账,最后超额认购,华大医学还将钱按比例退还给投资人。
然而,华大科技登陆港股,华大医学在A股上市的计划出现了问题。华大科技和华大医学的客户群体有重合,关联性较强,如果华大科技登陆港股,华大医学或不能上市。并且国家规定基因公司不能有外资存在,因此华大基因经历了一轮外资股东清退,并以高价回购股份。
华大控股最后决定,由华大医学全资收购华大科技,两家子公司合并,整体在A股上市。2015年开始进入IPO辅导期。
据董事金春保透露,深交所曾在华大基因未提交申报材料时进行现场调研,应该是希望华大基因能在A股深交所上市,当然深圳市政府肯定也希望华大基因能登陆深交所,留在当地。尹烨对这一说法回应称,我们在上市过程中的艰难一点没有减少。
为了上市,尹烨对记者称曾去证监会询问,如何能合规上市。
盈利的上市主体和巨亏的控股股东
2015年12月,华大基因开始在A股排队上市。
根据招股书,2014年、2015年和2016年度,华大基因营业收入分别为11.32亿元、13.19亿元、17.11亿元;其营业利润分别为0.54亿元、3.04亿元、3.82亿元。
华大基因主要有四大业务:生育健康类基因检测服务、基础科研类基因检测服务、复杂疾病类基因检测服务、药物研发类基因检测服务。其中生育健康类基因检测服务是华大基因的最核心业务,2016年该业务收入为9.29亿元,占比超过百分之五十。
华大基因在收购CG后,把技术整合消化,推出了自主研发的测序仪,2015年推出了BGISEQ-500,2016年推出了最新的BGISEQ-50。该产品是一款小巧的台式基因测序仪,华大基因测序仪项目负责人之一刘健曾介绍,BGISEQ-50在10小时可自动完成样本加载和测序,意味着速度更快。华大基因副总裁朱岩梅曾对记者称,这一设备更适合进入基层市场,它的发布将帮助华大基因在无创产前检测方面实现更多地区全覆盖。这被分析人士认为是与贝瑞和康争夺市场的一个手段。
汪建和尹烨都认为测序仪意义重大,是华大基因继续发展的必备一步。他们自豪地说全球只有三家公司可以生产测序仪,华大基因是其中之一,并且这让他们抵挡了Illumina的价格战。
有基因检测创业公司人士对记者称,大家对华大基因的测序仪还处于观望态度,售价相比于国外有优势,但具体的性能还要再考察。
证监会初审会的反馈意见多达59条、一万多字,其中包括;具体业务开展方式、数次融资重组过程是否合规等。华大基因给证监会的解释材料也达到了一千多页,近乎招股书页数的两倍。
在发审会上,发审委员仍然着重询问两者之间独立性情况,重组后2016年华大基因盈利三亿多元,而控股股东华大控股2016年亏损十亿元。
汪建并没有参与发审委会议,尹烨、CFO和两个保荐代表人参加会议。尹烨解释了华大控股可以将来自我盈利造血,华大控股下的华大农业有着小米、水产等产品,华大营养有优美达系列益生菌片,华大司法在做司法身份鉴定有营收等。
尹烨认为,华大基因以及华大控股业务条线多,才得以在基因产业爆发前快速发展。但有人说华大的业务大而全,每个业务都不深入。
“让各种货币自动为我们服务”
尹烨认为,华大基因能走到今天人是核心,“如果你真的想做,世界会为你让道”。华大基因人力资源总监李治平在招人的时候,也会把价值观、企业认同感放在第一位。
华大基因的高管有流失有补充。华大的高管辞职创办的企业有碳云智能、吉因加、诺禾致源等等,行内很多有知名度的企业是由华大离职者创办,它们的业务涵盖了科研测序、无创产前检测、肿瘤基因组、微生物基因组、基因大数据等细分领域,被称之为华创或者华小。对于高管的流失,尹烨称之为个人选择。
汪建对记者称,“我最讨厌竞争了,我最害怕竞争了,我们不跟人竞争我们谈的是为人民服务”。并在挂牌仪式中称,“老大就是老大,华大就是老大。”来来往往,汪建都是灵魂人物,华大人称汪是精神领袖,尽管他对具体事务不会参与过多。
汪建和万科前董事长王石私交甚好,王石数次为汪建站台,两人曾一起爬珠穆朗玛峰,王石让汪建先登,汪建保持了十分钟的年龄最大成功登珠峰的记录。王石目前任华大基因的独立董事。
据汪建以前同事称,在中科院的时候,汪建就因性格太突出得罪了很多人。汪建特立独行,但目标始终一致,为了在全中国和全人类把出生缺陷降下来。汪建在挂牌仪式上“承诺个人持有的股份至少5年不作减持,基因残疾类疾病不减少,我不但不减持,还将一直留在残联工作。”
谈及商业,汪建对记者称“先为人民服务,让各种货币自动为我们服务”。
汪建与尹烨对向政府宣传基因事业同样热衷,汪建揽下西藏包虫病项目,尹烨在政协双周会向俞正声汇报,他们希望包虫病这样的群控基因事业能得到国家层面的支持,更利于推动。
作者:郑淯心

 

返回